對耐火材料行業來說,耐材總包模式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耐材總包有利于形成行業的合理分工和良性發展。目前,我國耐火材料企業總數達2000多家,資產從幾十萬元到幾十億元。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規模和能力相差懸殊的企業同臺競爭,勢必導致無序競爭,進而導致難以可持續發展的后果。
另一方面,耐材總包為各種資源整合提供了平臺。耐材總包需要企業有一定的規模、資金實力、技術能力。因此發展耐材總包模式,可借助市場力量,實現行業的合理分工和良性發展。綜合性大企業負責耐火材料總包。而中小企業為總包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優質產品。如某鋼鐵企業實行耐材總包前有40余家耐材企業供貨。鋼鐵企業耐材成本高、管理難度大。實行耐材總包后,由30家左右中小耐材企業為耐材總包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產品。鋼鐵企業耐材安全事故顯著減少,管理成本和耐材成本都明顯下降。
2012年以來,我國耐材年產量達2800萬噸,遙遙領先世界任何國家,長期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們只是耐火材料大國,尚不是耐火材料強國。銷售到國內外市場上的產品大多數憑借天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兩大優勢。尤其是出口產品,大多數是廉價出賣了天然資源和勞動力。我們一方面為國外鋼鐵企業降低了大量成本,一方面又不時收到反傾銷訴訟。我國耐火材料的高水平技術隊伍規模和國內市場資源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這也是我國的兩項資源優勢,然而,這兩項優勢沒有在國際競爭中體現出來,尤其是技術隊伍資源方面。關鍵在于技術與市場的脫節,技術的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從而導致技術資源嚴重浪費。
耐材總包模式為各種資源的整合提供了平臺。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這一平臺整合我國天然資源、勞動力資源、技術隊伍資源和市場資源這四大資源優勢,我國的耐火材料行業的競爭能力和國際地位當會大幅提升。